禁止複製貼上

星期五, 6月 20, 2014

見樹又見林的思考方法─系統動力學

管理學中雖然存在許多分析方法,但是大部分都需要在整體或微觀層次兩者之間作一取捨,套句教科書的話:若非見林不見樹,就是見樹不見林。如果想要見 樹又見林,很容易就能夠把一個小議題寫成一篇鉅著,但是又臭又長的文章卻會令人不想閱讀,所以有些人想用圖形方法加以表示,如此既能有效縮短篇幅,又能讓 人一目瞭然,並且增加文章的可看性,這是系統動力學發展的部分歷史,而這篇文章就是要來簡介系統動力學的思考方法。

想像一下,如果要說明國內近年來的人口變化情形,直覺上什麼方式比較適當呢?大部分人可能會把國內人口的概況、出生情形、死亡情形分別說明,然後再兩兩呈現其間的相互關係,最後再以總結的方式呈現整體關係。所以一般來說,我們可能會看到如下行文:「我國人口深受出生與死亡兩個因素的影響:當出生人數愈多,則國內人口將因此增加,而人口增加將進一步導致出生人數愈多;另一方面,人口愈多將導致死亡人數愈多,但死亡人數增加卻會導致人口數減少。在這樣的結構下,我國人口自1990年以來...」。

如此一個簡單的議題就成了一篇厚厚的研究報告,但決策者究竟可以看得下多少內容,除了少部分的情形是憑藉作者的寫作功力以外,實務上大部分的情況都是看運氣以及主事者的心情。

如果用這張圖表示人口變化情形呢:


圖1 人口變遷的因果迴路圖
圖1 人口變遷的因果迴路圖

是不是簡單多了?這是一國內人口變化的因果迴路圖。圖中藍色箭頭的尾端有一「+」號,代表前者的量增加會導致後者的量增加;途中紅色箭頭尾端有一「-」號, 則代表前者的量增加會導致後者的量減少。左邊的環路被稱為增強型迴路,在交互作用下迴路中變項所指涉的特徵會愈來愈明顯;右邊的環路則被稱為平衡型迴路, 在交互作用下迴路中所的變項特徵應該都會在到達某一程度之後停止變化,呈現動態平衡。如果再改一下,用存流量模型表示人口結構,就會如下面這張圖:



圖2 人口變遷的存流量模型



上圖也可以看成是將管理領域中各種「鍊」的概念予以模型化之後的基本型(有關管理學中「鍊」的概念所指為何,可參考我的文章〈動態系統鍊〉):圖中的方框代表存量,水管型的箭頭代表流量,而整張圖看起來就像一條鍊子。將人口變 化的概念轉換成系統動力學的存流量模型之後,就可以進行電腦模擬,掌握人口變化的情形,並且設計政策解決目前的人口問題。當然,模擬也有模擬的方法,如果 不得要領,這些模型就只能淪為不切實際的電動玩具──而且還是非常難玩的那一種;但如果掌握要領,就能夠切中要害,四兩撥千金。

這就是系統動力學的魅力:以簡馭繁,見樹見林。

星期五, 6月 13, 2014

動態系統鍊

題名是三個概念的組合:動態、系統、鍊。這三個概念目前在學術界常用,但少有人了解其真意,以致於常被誤用,所以我決定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寫出來,做個釐清。

首先是動態,動態是相對於靜態而言;在管理學中,靜態是指制度、規則、或組織結構,而動態就是在此類制度結構下所展現的行為。有些人認為動態就是一張張用量化方法呈現的表或圖,這種觀念是錯的。那些圖表只是為便於分析而呈現資料的一種方式而已。

其 次是系統,系統則是相對於片段的概念。管理學指稱的系統乃是事物之間的相互連結關係,這些連結關係構成了事物的整體,所以成為「系統」這一個概念所討論的 焦點。有些人認為所謂的系統泛指從A階段過渡到B階段,最後到C階段的歷程;這種概念其實是較著重於所謂「流程」的概念。

最 後是「鍊」,「鍊」在管理學中指的就是流程,原因是如果把事物演變的各階段以圖表示,就會呈現環環相扣的樣貌,而且從事物演變的初始階段到最終階段,看起 來就像一條鍊子一樣,所以以「鍊」稱之。一般在學習管理時,會發現策略管理領域很喜歡用「鍊」的概念討論主題,這是因為這個領域很習慣用階段論的角度討論 事物的整體發展,「鍊」的概念正好符合他們對於每個階段都要詳盡討論,卻又在最後想呈現整體互動關係的需求。現在的管理領域已經發表了很多條「鍊」,多到 令人目不暇給、眼花撩亂。例如從大家較耳熟能詳的供應鏈、產業鏈,到人口老化鍊,甚至公共管理的行政授權鍊,以及策略管理領域的價值鏈,其實都是從流程的 角度出發,檢視供應關係、產業演變、人口結構變化、行政權責關係、以及組織的核心價值分析等等。

星期日, 6月 01, 2014

北捷驚魂之後─問題不在於警覺心不足或身手不夠

這幾天最聳動的新聞莫過於捷運板南線的無差別殺人事件了,除了引起社會一陣譁然,連帶又再一次對於死刑存廢議題熱烈討論。不過,也因為這起事件,有一個新話題也相當引人注目,那就是捷運上乘客警覺性過低的議題。論者有謂這起殺人事件的部分成因與乘客警覺性不夠有相當關聯,尤其是在智慧型手機當道的今日,幾乎每位乘客都樂於當低頭族,更使得原本就不夠的警覺心降得更低,因此未來乘客都應提高警覺心;更有甚者,認為每個人最好要學些防身術,這樣未來如果遇到類似的突發狀況才能夠臨機應變。

可是,在過去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裡,不是也有許多人在車廂內聽著隨身聽、MP3,或埋首於書報雜誌中嗎?早在捷運出現以前,在火車上、飛機裡、或其他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中,我們不也都在做著相同的事嗎?而這些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當中,運輸時間比捷運長的,並不少見。如果警覺心不夠、不會防身術是這次事件是可以被歸責的原因,那為什麼過去大家在從事這些「危險行為」時卻可以平安無事?

其實,在一個高度法治、社會秩序良好的國家裡,這些行為都是人民信任感的表現。洛克承襲霍布斯對於國家的觀點,認為國家是人民在自然狀態下放棄個人武力所形成,而國家的功能即是維持秩序、抵禦外侮。所以,在一個理想的國家裡,人民會有這些行為表現是理所當然的,國家的責任,就在於建立並維護這種信任感。如果一個人必須有如野外求生時般的警覺心,還必須練就十八般武藝才夠資格搭乘捷運,發生事情才能不被怪說自己不夠警覺或身手不如人,那還不如不出門實在些。

問題不在於警覺心或是個人身手,而是與連日來社會上的脫序行為以及政府的治理能力有關。